
龍動物城市景觀銅雕
龍作為一種圖騰和一般的圖騰不同,不是單一的動物而是多種動物的集合,這突出地反映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思想。遠古神話最早的神不是人,而是動物-圖騰。原始人分不清人與動物的界限,認為某種動物是自己的祖先和保護神,這就是圖騰。圖騰作為氏族、部落的祖先和標志,一般是單一的某種動物,氏族部落發(fā)生兼并戰(zhàn)爭,勝利者在俘虜對方之后,往往同時消滅其圖騰,新產(chǎn)生的部族擁有的還是單一的圖騰。
中國古人最早體悟到人性,舍棄弱肉強食的觀念,在龍圖騰的形成過程中突出地表現(xiàn)了這種人性。這就是:為了團結、親近那些被吞并了的氏族、部落的人,在消滅了這個氏族、部落之后,并沒有完全消滅他們精神崇拜和文化寄托的圖騰,而是將失敗者的圖騰中的一部分加在了自己圖騰身上。所以龍的形象就是一種和合團結的象征,表現(xiàn)了中華民族遠古的祖先的一種極其寶貴的和合精神,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源頭。
龍的形象包含著多種動物元素,不少人僅依據(jù)某一特征論述其起源,所以產(chǎn)生了多種關于龍的原型的說法。其中最有影響的是龍的原型為蛇說。著名學者聞一多在 20 世紀 40 年代便探討了龍的原型,據(jù)其考證,龍圖騰的最初原型是蛇圖騰,在消滅了牛圖騰、鹿圖騰的氏族之后,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頭上,后來又加上了豬的頭或馬的頭,加上了虎或鱷魚的腿、鷹的爪子、魚的鱗、花的尾巴,經(jīng)過長期的發(fā)展,眾多圖騰的集合就形成了中華龍圖騰的形象。聞一多之后,不少學者也都認為龍的原型是蛇。
城市銅雕我們都見過,在我們的城市建設過程當中也會非常多見的。它可以給我們紓解城市中高樓大廈帶給我們的壓迫感和緊張感,它還作為一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筑,可以很好的發(fā)揮城市的人文素質(zhì)。每一歷史時期的精神面貌它的文化是人賦予和創(chuàng)作出來的,銅雕作為人創(chuàng)造能力的一種特殊表現(xiàn)形態(tài),在人類的發(fā)展歷史上,記載了文明風風雨雨的歷程。相信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。城市銅雕還是一個非常好的藝術價值,它可以是一個歷史時期的一面鏡子,代表著每一歷史時期的精神面貌反映著自古至今,人們的無限追求與執(zhí)著信仰,展現(xiàn)價值觀念及審美情趣。城市銅雕,城市建筑等,都是一個民族精神文明與物質(zhì)文明最直觀、最集中的表現(xiàn)。